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文翁兴学与蜀学兴盛

发表时间:2024/05/20 10:33:0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蜀学者刘咸炘(1896-1932)在《蜀学论》中写道:“统观蜀学,大在文史”。又写道:“蜀学崇实,虽玄而不虚也”。(见《蜀学》第一辑,巴蜀书社出版,2006年)“李冰治水”的两大经验:“深淘滩,低作堰”,其科学精神,就在于道法自然,讲究实效。“文翁兴学”的两大经验:“师资高,学风严”,造就巴蜀学者的治学严谨,不尚空谈。

   

   “崇实用”的学术思想也深入到民间。人们常说:“黑猫白猫,捉住老鼠才是好猫”。邓小平用此老百姓的话,说明要以“实践检验为标准”,“要能解决问题”。人们概括为“猫论”。又将邓小平说过的“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概括为“摸论”。“猫论”和“摸论”,就是要讲实用,要有效,要可靠,要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正是“蜀学”特点的形象表述。

   

   蜀学精神:重开放 贵包容

   

   “蜀学”是许多巴蜀学者的学术成就之总称。“蜀学精神”当然是从整体上,鸟瞰“蜀学”;并非特指某一学者、某一学科、某一时期、某一学派的精神。

   

   蜀学的突出精神是:重开放,贵包容。

   

   四川是一个盆地,周围都是高山,所以“蜀道难”。古代巴蜀的先民们,既会利用“长江水路”与外交流,同时,还花了很大的力气“修栈道”,走出盆地。长江水路上,顺水顺风之时,当然可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但是,逆水逆风之时,就只有船工们高唱着“川江号子”,拉着粗长粗长的纤绳,一步一个脚印,爬地而行。这难道不是“重开放”的大无畏精神吗?“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都反映了巴蜀人民的“开放”精神。“文翁兴学”首先就是派人“留学”京城,虚心学习儒学。这正是“重开放”。

   

   此外,巴蜀先民,从古至今,移民占了大多数。这些外来移民,本具开放意识,不故步自封,不盲目排外。重开放的意识,必然引导到在学术“贵包容”。这就使“蜀学”的发展有了三个里程碑:从“易、儒、道”的融合,走向“易、儒、道、佛”的整合,进而走向更大的“古、今、中、外”的大综合。

   


 

 

   文翁兴学得到两位皇帝的嘉奖:“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时,文翁兴学推动了蜀学的兴起。

   

   成都的城址有两千多年不迁的历史。这种宏观的稳定性,加上蓉城人民一贯尊师重教,导致“文翁石室”这所古老的学校,在同一地点连续办学已达两千多年的奇迹。

   

   文翁兴学的两条经验

   

   从《汉书·循吏列传·文翁传》中,记载了文翁兴学的经历。其主要经验有两点:

   

   其一,是“师资高”。他开放地培养师资,派张叔等十余人,到京都受业于博士,深入研习儒学经典,学成归蜀,大都成为一代名师。文翁石室一直重视师资培训,并吸引全国知名学者来石室任教。名师才能培养高徒,高徒又能促进名师。文翁石室的教师不仅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而且善于施教,艺术性强。学生听课,如坐春风。“师资高”,成为文翁石室的突出特色。

   

   其二,是“学风严”。首先学校招生是“择优录取”。文翁石室不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由于“择优录取”,进入学校的多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体现了“教育平等”。文翁办学十分注重让教育“回归生活”。一方面,要求学生刻苦读书;另一方面,强调参加社会锻炼。要关心民间疾苦、政策实施。“学风严”,不仅体现在“攻读经典”,而且体现在“社会实践”。

   

   文翁兴学的两条经验:“师资高”、“学风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神”“物质”同时并举

   

   文翁任蜀郡太守期间,一方面“修兴水利”,将都江堰灌溉系统大大扩大,“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华阳国志》);同时,又“兴办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兴修水利以发展经济,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两者实为相关互补。经济发展了,才有基础培养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了,才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互为因果。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不仅有促进“物质文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促进“精神文明”的功能。班固在《汉书》中写道:“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好文雅”就正是“精神文明”的表现。

   

   在巴蜀大地上,李冰治水,总结出科学原理:“深淘滩,低作堰”;文翁兴学,总结出教育原理:“师资高,学风严”。在巴蜀文化中,获得世人公认、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的“两大亮点”正是:

   

   李冰劈江灌天府,深淘滩,低作堰。

   文翁兴学智巴蜀,师资高,学风严。

   

   文翁是“科教兴国”的典范。在当代,我们要“科教兴国”,理当向文翁学习。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文翁兴学的现实意义正在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科教兴国”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巴蜀文化的精华是“蜀学”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核是思维方式,文化的中介是交流方式,文化的外壳是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文化包括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巴蜀文化的“内核”是巴蜀人民的“思维方式”;巴蜀文化的“中介”是巴蜀人民的“交流方式”;巴蜀文化的“外壳”是巴蜀人民的“生活方式”。“蜀学”是“巴蜀文化”中的精华,是巴蜀文化内核中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蜀学”是中华学术思想大“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蜀学”这个词,在历史上出现很早:例如,“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华阳国志·蜀志》);又如“三苏蜀学”,是指苏轼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的学术思想等等。这是狭义的“蜀学”。

   

   广义地说,“蜀学”是指巴蜀人民的学术思想。即是指巴蜀的学者们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人文科学”中的主要部分是“文、史、哲”,即文学、史学、哲学,当然,还应当有“音、美、艺”,即音乐、美术、艺术。“社会科学”中的主要部分是“政、经、社、教”,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等;“自然科学”中的主要部分是“天、地、生”,即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等,当然还应当有“理、化、农、医”等,即物理学、化学、农学、医学等等。严密地分类,还应有“思维科学”,其主要部分是“数、语、逻”,即是数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等。

   

   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辉煌灿烂。蜀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远流长、特色突出并具有全国影响的地域文化。传统的蜀学是以儒学为主的学术文化。今日所说的蜀学,是指四川地区的学术,其重点在文、史、哲,其核心是思想、理论,它是中国重要的地域学术文化。蜀学研究是以具有蜀学学术特色和与四川学者有学术联系为范围,其时间上限为古蜀文化和巴文化,其下限及于当今。加强蜀学研究,可以丰富和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在蜀学中,从古至今研究得较多的学术领域主要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内,即“文、史、哲”。在这些领域里,巴蜀学者的成就较为突出。在“天、数、易”的领域内,蜀学成就也很大。所以,才有“天数在蜀”,“易学在蜀”的说法。当然,在其它领域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蜀学”将会有新的进展。

   

   李冰、文翁为蜀学奠定基础

   

   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告诉我们:远在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即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上已出现了相当繁荣的古蜀文化。以“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为标志的古蜀文化,大约持续了数百年左右。但是,繁荣的古蜀文化经不起千年不遇的大洪水。三星堆、金沙的灿烂文化,很可能是在千年不遇的大洪水的冲击下,“付之东流”,沉没地下。

   

   传说,大禹治水是从岷江开始,为蜀人留下“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形成疏导流水的“扇形水系”的治水经验,相当宝贵。

   

   李冰治水,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则已记载于正史《史记》、《汉书》等经典历史文献之中。约在公元前256-前251年期间,李冰父子组织民工分岷江为内、外二江,修堤作堰,清除水患。2500多年以来,“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受了两千多年的考验,证明是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

   成都平原的自然条件虽然优美,在古代,仍经受不起“千年不遇”的大洪水;但是,自从修建了都江堰,建构了系统的水利工程,成都平原现已平安、稳定地度过了2500多年。在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多样,繁花似锦。请看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在成都草堂作的即景小诗,《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公认是一首好诗:对仗工整,一句一景,地上天上,近景远景。这首诗也有很多科学内容。说明成都在一千多年前自然生态很好。黄鹂、白鹭等鸟类很多,柳树成荫。空气很好,能见度很高,能从窗户看到西岭雪山的积雪。同时,社会繁荣,交通发达,从草堂门外的江边乘舟,可直达万里之远的江汉平原、长江下游(古称东吴)。

   

   诗人陆游,在成都写了一首《四绝》,很通俗: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系统,使农业连年丰收,人民丰衣足食。衣食足而礼仪兴,礼仪兴而文教盛,文教盛而学术成。所以,在“李冰治水”的基础上,才有“文翁兴学”。巴蜀大地上,由于大办学校,于是才可能有“人才辈出”,其中必然涌现出各类“杰出人才”。这些人才,不愁吃穿,不烦生计,一心钻研学问,才会有卓越的学术成就,从而才有“蜀学”。

   

   除了自然条件的改善之外,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看,四川盆地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从秦汉、唐宋,到元明清,中国大地上,大多数战乱都在中原和边境。才有“逐鹿中原”,“烽火边关”的各种描述。当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上,“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时,在川西坝子里的学校,学生们仍可以“书声朗朗”。从事学术研究,无论哪一门学科,学者都必须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持续数年,方有成就。“蜀学”之开创、兴盛、发展,实与巴蜀大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正是“李冰治水”、“文翁兴学”为“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士,一方人士创一方学问。

   



友情链接: 郫县登报挂失     四川登报挂失  专业做网站    郫县导航    成都登报办理    成都富士康招工     仁寿登报

 网络服务许可证:蜀ICP备13014462号-2     网站技术:恒让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