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蜀人三源说

发表时间:2024/05/20 05:47:0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推测蚕丛、鱼凫一族在蜀历时,约距今6000-4000年;而颛顼族则在4500年前进人平原。

   

   四、长江古荆族溯流北上

   

   2001年,成都西北郊金沙村因房屋建筑挖基,发现大批文物。考古人士将30余件金器、250余件石器、约500件玉器和500件铜器加以清理研究,初步确定其时代与三星堆文化相衔接,约在商末周初(距今3000年左右)。最令人注目的是一件“射鱼纹金带”,上面刻的箭穿鸟身而至鱼头的图象,竟与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金杖图象完全一样,只是中间圆形头象不同;而这一头象又与三星堆一件青铜挂饰相同。金沙近20厘米高的青铜立人像,虽与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大铜立人像大小悬殊,面容有异,但却同样擎起双手,并且手指圈成环状,特别夸大;这种手势,二号坑残缺的象冠人像也与之相同。金沙一件铜眼睛形器,与三星堆众多眼形器有着相似的风格。玉质牙璋阑部刃端有突出的雕饰,在金沙和三星堆都有发现。这些均能说明两处遗址文化上的共性。

   

   与三星堆两坑文物不同之处,在于金沙文物的小型化,完全没有什么重器;而且文化面貌多元。比如金沙高22厘米以上的十节玉琮,与4000年前浙江良渚文化玉琮形制全同。金沙一件璧状连弧四段刃玉斧,见于河南二里头文化。一件4厘米多的铜牛头造型,不少陕西宝鸡出土的铜器上牛头造型与之逼似闷。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表现,说明了当时蜀地的开放程度。

   

   值得指出的是金沙所出21厘米多长的“双鲟金带”,上面相背刻有两条具有长鼻的白鲟。这类鲟鱼个体很大,动辄身长数米,重达数吨,比较凶猛;渔民称之为“象鱼”,俗云“千斤腊子万斤象”,所谓“腊子”则指中华鲟。白鲟生活在长江广阔的水域中,产卵场在上游宜宾铁炉滩一带;并有每年游弋至东海的习性。这一金带图象提供的信息,表明蜀人中还有来自长江的一族,这是学术界迄今尚未重视到的问题。

   

   对于体型较大的生猛鱼类,难以实施网捕,用弓箭去射应该是较好的办法。三星堆金杖和金沙射鱼金带所表现的语境,就是此种暗示。3500年前三星堆两坑器物的主人,大概就是这射鱼一族。高大伦曾经指出:陕西宝鸡西周弓鱼国墓出土铜器上的“弓鱼”号,其意义与三星堆金杖图象的“矢、鱼”完全一样。弓鱼国墓在宝鸡益门乡茹家庄、竹园沟等地皆有发现,所出铜兵器多与蜀器风格一致;特别是柳叶剑,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在蜀中十分流行;说明蜀国与弓鱼国可能有共同的族源网。需要注意的是,茹家庄1、2号墓分别为弓鱼伯和他妻子井姬之墓,两墓各出土一个小型铜人,置于众多铜器的边缘处。弓鱼伯墓铜人高18厘米,是光头无冠的男像,两手夸大,手指圈成环状,举高至右肩以上;井姬墓铜人高11.6厘米,为带山字形发髻的女像,同样两手夸大,手指圈成环状,右手伸向右下,左手举向左上与耳同高。这种特殊的手势,与金沙小铜立人有一致的语境,其渊源则出自三星堆。有这么多共性存在,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弓鱼国”一词,就是三星堆金杖和金沙射鱼金带图象含义的汉字诠释。三星堆器坑主人和金沙部族应该就是那射鱼一族。他们在广汉、成都退却之后,北上陕西投靠周王室,或许就以“蜀”的名义参加了伐纣战争,于是被封为侯伯。卢连成等推测,其领地可能北达渭水,南至嘉陵江上游谷地。

   

   这一族的来源,可从“弓鱼”字的“弓鱼”二字构形来考虑。器铭中此字有时将两个“鱼”重叠在一起,足见着力强调那鱼的威力。尹盛平曾经指出:春秋时吴国铜器铭文中的称号“攻 ”“工 ”“攻吴”,以及《史记·吴太伯世家》《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太伯的自号“句吴”,与“弓鱼”二字音同字通;因此弓鱼族应是太伯所奔的荆蛮一族。由于竹园沟弓鱼国墓出土板盾12件,疑即后来称为“板盾蛮”的賨人;汉晋宕渠郡汉昌县句氏为大姓,当为其苗裔。这样看来,射鱼族或是起自吴越的古荆族,溯长江西进北上,到达蜀地,深入成都平原。

   

   作为一个旁证,是三星堆器坑中有很多鸟类造型,表明人们崇拜目力锐利、强健有力的鸟类。而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广汉,古称雒城;“雒”在《释鸟》中称为 鹠,就是猫头鹰的一种;又叫“怪鸱”,是一种比较奇怪的鸟。那里古时这种鸟类想必很多,因此得名。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人身形铜牌饰,上面刻有5个尖锐长嚎的猫头鹰,可能即是怪鸟之一。《水经注·叶榆水》引《交州外域记》说古代交趾有随着潮水上下的“雒田”,那里的人就有雒民、雒将、雒王、雒侯的称呼。后来蜀王子带了三万人马将他们征服,从而成为安阳王;蒙文通教授认为那就是开明王。《史记索隐》引《广州记》作“骆田”,恐怕不对。《吴越春秋》、《越绝书》还提到滨海之地有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说是大禹留给越民的功德。潮水浸过的田中可能留下一些螺贝,鸟来觅食,同时也踏融了泥土,积下了粪肥,成为肥沃的农田,故有鸟田之称,正与“雒田”同义。句吴氏的鸟田,也许兼有雒田之名,所以他们到达广汉,也把此号移来,遂有雒县这个名字。

   

   五、各族初在成都平原共处

   

   上面述及三个来源的族人,在成都平原融汇,成为一大蜀族。大家初期能够和平共处,主要归因于平原上优越的自然条件。

   

   记载远古蜀中地理情况的书,莫过于《山海经》。此书相传为禹、益所记,盖言其资料之古老。其中《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蒙文通考为成都平原。那里“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所产的菽稻黍稷,都用个“膏”字来形容,可见其质量优良。《大荒西经》沃民居住的沃之野,也是同一地方,那里“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海外西经》误写为“夭之野”,那里的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人和鸟和谐共存。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时代,食物来源不稳定,是氏族之间掠夺战争的主因。成都平原是鸟类的乐园,鸟蛋资源丰富,有了充足的鸟蛋,不但采集起来危险性很小,而且可以储藏以备不虞,这给了蜀民起码的食物保证。加上水泽地区鱼类易捕,可保食物不愁。吃的问题解决了,无须互相侵夺,族与族之间的冲突就减少了很多;彼此没有利害矛盾,和平共处就有希望。

   

   平原气候宜人,冬无酷寒,因而衣着要求无须很高。《海外西经》沃之野的北边,有龙鱼和白民国,再北边有一种雄常树,又作雒常树,圣人“于此取衣”;很简单地就用树皮制衣来穿。

   

   来到蜀地的族人,大都经过长途跋涉,养成比较开放的性格,习惯于互相友好交流;奠定了文化包容性的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多族共处便成为可能。金沙遗址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就是实际的证明。

   

   六、结语

   

   大约在6000-4500年前,来自嘉陵江的人皇族,来自岷江的颛顼族和鱼凫族(前身为黄帝族和蚕丛族),来自长江的古荆族,聚汇于成都平原,共同开发。开始建造一系列古城,以御水患。文明程度最高的颛顼族,可能融化了人皇族,征服了鱼凫族,然后入主中原。古荆族后来则创造了三星堆器坑和金沙灿烂的文明。



友情链接: 郫县登报挂失     四川登报挂失  专业做网站    郫县导航    成都登报办理    成都富士康招工     仁寿登报

 网络服务许可证:蜀ICP备13014462号-2     网站技术:恒让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