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蚕丛、冉(马尨)与石棺葬

发表时间:2024/05/09 07:47:4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是氐系之一的古蜀人的墓葬,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体会,请大家指正。

   

  一、冉马+尨考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马尨)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马尨)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可以看出,冉(马尨)是氐类之一,是一个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它位于蜀的西面。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蜀西檄外羌,茂州、冉州本冉(马尨)国也”。史记《会证》:丁谦曰“冉(马尨),汉为汶山(江)县,今曰茂州”,都是说冉(马尨)在今四川省茂县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在这一地区设立汶山郡,郡治在汶江县,即在今茂县城北二里处。不少学者认为冉(马尨)是茂县一带石棺葬的主人。从现已发现的石棺葬来看:从茂县城北十余里,向南一直到距茂县城七十余里的萝葡砦,在这近百里长的岷江两岸的许多山坡上都有石棺葬,而以县城附近为最多,这恰与“冉马龙最大”相符,反映了冉(马尨)的确在这一带。

   

  冉(马尨)的得名可能与居地有关。李绍明先生认为:“冉可能因冉山得名,唐朝茂州都督府下属的羁縻州中有冉州及冉山县,冉山当在茂州附近;(马尨)则可能因(马尨)水而得名”。

   

  笔者认为:古羌语“冉”有山羊之意,冉山有羊山之意,很可能就是茂县城北的撮箕山,也称茂湿山。该山适宜牧羊,山上有成千的石棺葬。或者说,距茂县城北20多公里的歧山也可能就是“冉山”,该山居住着许多姓冉的羌民。唐朝的冉州、冉山县可能就在此。

   

  茂县城东南有一条山溪叫龙洞沟。据说沟内有一龙洞涌喷泉水形成溪沟,流经县城的东南,再注入岷江。古代这里森林茂密,溪流更大。两边的山形似龙,所以叫龙洞沟。该地有石棺葬。沟尾的高山上有大马场,产马。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冉(马尨)夷…出名马”一致(当然,‘名马’主要出自松潘草原)。“(马尨)”也可能由此得名。

   

  又据《华阳国志校注·华阳国志佚文》记载“濊水、(马尨)水出焉。多冰寒,盛夏凝冻不释。孝安帝延光三年,复立之以为郡。《续汉志》蜀郡汶江道刘昭注。(校注者刘琳)按:“此亦卷三汶山郡佚文。濊水、(马尨)水未详。刘昭注引于汶江道下,似二水皆在汶江道境。汶江道故城在今茂县治北二里。茂境内之水,除岷江外,最大者为岷江支流黑水。濊水、(马尨)水或即黑水及其支流。”

   

  笔者认为:濊水就是岷江支流黑水。(马尨)水也应在茂县境内,它既与冉(马尨)关系密切,当为茂县城附近的岷江支流,似在今龙洞沟一带。茂县城周围为河流冲积形成的台地,又位于龙门山脉地震带。由于地震及河流冲刷,古(马尨)水的河床必有变迁。县城东北面静州村的大沟,发源于土地岭,向东南在县城东面与龙洞沟汇合,形成古(马尨)水,汉、唐以来为护城河,并注入岷江。龙洞沟东南的阳午沟溪流,也可能与古(马尨)水有关,其南紧靠营盘山。

   

  营盘山在茂县城南约5公里处,是岷江河谷的一块二级台地。该地石棺葬的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其次是铜器,也有石器,而无铁器;其铜剑铸造较为原始、粗糙,有三乳钉和旋涡纹的陶罐,其旋涡纹饰系在罐腹轻划而成,比秦汉时期石棺葬的出土器物更古老,被初步认为属于战国中晚期的,是四川较早的石棺葬文物;其中一块素面铜镜也是四川出土的最早的铜镜。

   

  《山海经》记载:“凡岷山之首,自女儿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据罗世泽先生说:理县桃坪乡巫师唱经中有“戈基供神马头龙,马王神主能上天。”马头龙或马身而龙首的神,就是“(马尨)” 。(马尨)部落即由此得名。这话也颇有道理。


二、岷江上游的石棺葬:


岷江上游已发现的石棺葬,分布在松潘县镇江关以南,西北到黑水县维古,东达茂县东部和北川县,西至理县杂谷脑河两岸,南到汶川县绵池一带。其中以茂县城及其附近的墓区较大,往往一处有成百座石棺葬。它们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半山上。据2000年至2003年在该地区的考古调查,在茂县营盘山附近的1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近6万座规格和形态各异的石棺葬,其规模是国内罕见的。显然,这一带是岷江上游民族走廊的古代文化中心。

   

  从出土文物来看,茂县的石棺葬早期相当于春秋早期或更早,晚期直到西汉末年。大致相当于冉(马尨)人在这一带活动的时期。在此时期中,秦朝曾在这个区域设湔氐道。《史记》称这一区域内“冉(马尨)最大”、“皆氐类也”。

   

  早期石棺葬以茂县城北撮箕山为代表。其中的早期墓葬出土的器物较少,每墓仅几件夹沙红陶或夹沙褐陶的圆口、直领、平底小罐,有的墓还有骨珠、白石粒,以及坭质的红、褐陶的纺轮等。没有铜器。有的陶器火候很低,胎壁较厚(壁厚达2至22厘米,而腹空径仅25至3厘米)。其时代相当于春秋早期或更早。

   

  晚期的部分石棺葬在茂县城与理县佳山砦一带。茂县城Ⅲ型墓所出五铢钱系汉武帝及昭帝、宣帝时所铸,随葬品多与典型器物类似。这表明自从汉武帝在此设汶山郡后,这一带实行石棺葬的民族已汉化较深。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与甘青古羌人文化有联系,其中一些器物,可在甘青古文化中找到来源,如大双耳罐在齐家、寺洼、卡约文化中都常见,特别是青海卡约文化的典型器之一的双耳罐与茂县Ⅴ式双耳罐非常相似;再如凹圈底器和铜管、铜泡、骨管,是卡约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茂县石棺葬中也时常发现。石棺墓中的仰身直肢葬,二次葬都是甘、青文化中流行的葬俗。茂县城关出土的Ⅰ式长叶形短剑,圆锋、无脊、无格、扁平茎,茎中有一穿。它不同于典型的巴蜀式“柳叶形剑”而与甘肃省灵台百草坡西周墓和陕西省宝鸡大灵春秋墓出土的短剑相似。茂县、理县的石棺墓内有麻布裹尸或麻布片。在汶川石棺墓内发现粟、稷,茂县城关石棺墓内发现皮大麦。这些也都可能是西北文化的影响。石棺墓内的兽骨,大部分是羊骨,与西北古羌人以牧羊著名有关。石棺葬多埋在黄土层,而且那些埋在灰色土层的石 棺,也用黄土清缝或在棺盖上铺黄土,或用黄土在棺内掩尸,这是否说明实行石棺葬的部落来源于黄土高原,有留恋故乡黄土的习俗呢?

   

  近年在甘肃省景泰张家台发现距今约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棺葬,属于半山类型文化。1982年青海省民和县发现属于辛店文化甲组遗存的大量石棺葬,都被认为属于古羌人文化。由此看来,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有可能是从甘肃、青海黄土高原古羌人发展而来的“低地之羌”——氐人的葬俗。在青藏高原游牧的古羌人部落迁移至河谷地带逐渐变成了定居务农的氐人。


三、蚕丛与蜀山


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是蚕丛。《蜀王本纪》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华阳国志》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茂县叠溪为汉的蚕陵县,其西有蚕陵山,相传都与蚕丛有关。据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成都记》说该地就是“古蚕丛氏之国”。

   

  四川大学蒙默教授认为“冉(马尨)”与“蚕丛”二名当是同音异写……同国异称”,而且从音读、地望和习俗等方面作了论证。今茂县羌人称石棺葬为“戈基呷钵”,意即戈基人的墓。传说戈基人的特点是:纵目、有尾、居石洞、葬石棺。恰与蚕丛的目纵、居石室、葬石棺相合。从岷江上游石棺葬的一些器物来看,“石棺葬中的早期蜀文化因素,也不是个别的,而是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所以,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是蚕丛氏文化,也是冉(马尨)文化,是古蜀人文化的一部分。

   

  徐南洲先生认为:古蜀国之名由蜀王蚕丛得来。蚕丛部落当从甘肃省南部的蜀山地区迁来。因为他活动的主要地区在岷江上游,与蜀山相去不远;且甘南的临潭、武山一带即古之丛州或为古丛国,均可作为佐证。

 

上一篇:蜀人三源说
下一篇:伏羲与巴蜀

友情链接: 郫县登报挂失     四川登报挂失  专业做网站    郫县导航    成都登报办理    成都富士康招工     仁寿登报

 网络服务许可证:蜀ICP备13014462号-2     网站技术:恒让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