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广填四川

发表时间:2024/05/20 08:39:0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3.清代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半楚”的文化影响

   

   清代的“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的影响最大还是湖广移民,这些在四川竹枝词都有所体现。由于清代四川移民半楚、地缘相近、自古同风、经济彼此依赖,使湖广文化对清代四川社会文化的影响最深。

   

   (1)移民半楚,造成湖广在对四川移民文化的人口数量上的压倒优势

   

   前面谈到清代四川移民半楚原因分析,事实上四川竹枝词唯有湖广籍有半楚、半潇湘之说。如康熙时陆箕永《锦州竹枝词》记叙有:“村虚零落旧遗民,课雨占晴半楚人。”乾隆时合州张栋《合州竹枝词》记叙有:“气候不齐连六诏,土音错杂半潇湘。”清人胡用宾《旌阳竹枝词》也有记叙:“楚歌那得多如许,半是湖南宝老官。”清代四川竹枝词的记载与当时文献可以相印证,如史载:“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35]“凡楚人居其大半,著籍既久,立家庙,修会馆,冠婚丧祭,衣服、饮食、语言、日用,皆循原籍之旧,虽十数世不迁也”。[36]总之,清代四川社会风物深深打上主体移民———湖广移民文化的烙印,其湖广移民居半(大半),笔者以移民地名统计“湖广填四川”的湖广籍占整个四川移民的80. 15%[37]。湖广移民在文化的影响上起到了人口数量上的压倒优势。

   

   (2)蜀楚地缘相近,易于彼此文化的交流融合

   

   前面谈到《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有:“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如同治十二年《直隶绵州志》记载:“巴楚接壤,俗亦近焉。”[38]湖北《竹枝词》有:“岷江千里折流东,江绕孤城万壑中。暂驻鞧轩问乡俗,楚风半杂蜀人风。”的描写。例如元时周馔《竹枝词》诗曰:“巴人缓步牵江上,楚客齐歌《行路难》。”元代诗人陈基《竹枝歌》描写:“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清人张乃孚《巴渝竹枝词》描写四川道:“谁言蜀道青天上,百丈牵船自在游。”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描绘汉口道:“一镇商人各省通,各帮会馆竞豪雄。”即言水道之便。这些《竹枝词》描述巴(蜀)楚地缘相近,又有岷江(即川江)的交通便利,文化彼此交融,流传的竹枝词及其他歌曲彼此相通,体现了两地文化交流的区位优势。

   

   两地文化是彼此相互影响互动的过程,先看“楚风半杂蜀人风”,如清代道光土家族地区长乐县(今五峰)田泰斗的竹枝词:“逐户灯光灿玉缸,新年气象俗敦庞,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此竹枝词写出四川蜀地的语言及戏曲对湖北的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清乾隆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长阳竹枝词五十首》中描绘:“宁乡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清末人易顺鼎《三峡竹枝词》描述有:“水远山水思若何,竹枝声里断魂多。千重巫峡连巴峡,一片渝歌接楚歌。楚客扁舟抱一琴,千峰月上绿萝深。莫弹三峡流泉操(操:琴曲),中有哀猿冷雁音。”该诗指出蜀楚两地由于地缘相接,彼此文化相互影响。而“巫峡连巴峡,渝歌接楚歌”是将两地地缘相接,造成文化相习的情况概括得十分贴切。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记载:“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而梁山调为四川的戏剧,可见蜀楚两地的文化交流是不光在两省接壤之地区,在两省的腹地省会都有交流。这种彼此影响与交流在几乎每一个四川的地方历史文献中都多有记载,如宁邑(巫溪县)“为蜀边陲,接壤荆楚,客籍素多两湖人,风尚所习,由来久矣。故《玉山堂记》谓;‘地近巴夔,有楚遗风。’”[39]奉节县:“地与楚接,人多劲勇,有将帅材。籍商贾以为国,有楚遗风。”[40]四川地与楚接,客籍(移民)素多两湖人,风尚所习,有楚遗风,以楚为主体移民的四川文化的地缘之便有利于文化整合和融合。

   

   (3)自古蜀楚同尚巫风,为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扫除了障碍

 


友情链接: 郫县登报挂失     四川登报挂失  专业做网站    郫县导航    成都登报办理    成都富士康招工     仁寿登报

 网络服务许可证:蜀ICP备13014462号-2     网站技术:恒让建站